智慧邵陽縣5月30日訊
每到端午前夕,邵陽縣家家戶戶都開始準備粽葉、糯米,制作粽子這一傳統(tǒng)節(jié)令美食。做好的粽子再通過柴火灶上熬煮,待出鍋后,吃一口美味的柴火粽子,香味溢滿齒間。
在邵陽縣塘渡口鎮(zhèn)石橋村村民楊英華家中,她正和鄰居們一起包粽子,只見桌上整齊地擺放著提前準備好的糯米、綠豆、花生、豬肉、粽葉、蜜棗等材料。只見兩片新鮮的粽葉在楊英華手中輕輕一折,便形成一個小漏斗,再依次放入糯米、蜜棗、冰糖、等餡料,隨后合上粽葉用草繩扎實捆綁,一只餡足飽滿的粽子就包好了。
粽子包好后,楊英華拿出了燒柴火的灶。灶膛里,干柴被點燃,紅色的火苗舔著鍋底,大鍋里加上水,將裹好的粽子一個個放進去。柴火持續(xù)地燃燒著,漸漸地,隨著水溫逐漸升高,粽葉的清香一點點滲進糯米之中,五花肉的油脂也在熱力的作用下緩緩滲透,讓每一粒糯米都變得油潤而鮮香。等到粽子熟透,揭開鍋蓋的那一刻,熱氣裹挾著濃郁的粽香撲面而來,讓人垂涎欲滴。
邵陽縣塘渡口鎮(zhèn)石橋村村民楊英華說:“我們先用大米煮4-5個小時,再用小火慢慢地燉,一共煮6-7個小時就把粽子煮熟了,用柴火煮粽子好吃的原因,那個柴火慢慢的把粽葉的香味浸到粽子里面去了,吃粽子的時候還有一股淡淡的粽葉香味?!?/p>
把粽子撈出來,解開粽葉,那冒著熱氣的粽子呈現(xiàn)在眼前,咬上一口,軟糯的糯米、咸香的五花肉,口感豐富而美妙,唇齒間滿是那柴火粽獨有的香味,仿佛將所有的美好都匯聚在了這小小的一口之中。
如今,雖然生活里有了各種便捷的烹飪工具,用電飯煲等也能做出粽子,但那柴火粽飄出的香氣,承載著濃厚的傳統(tǒng)與溫情。(劉?。?/p>
來源:邵陽縣融媒體中心
作者:劉健
編輯:夏洛菲
本文為邵陽縣新聞網(wǎng)原創(chuàng)文章,轉(zhuǎn)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。
本文鏈接:http://www.sunkofa-energy.com/content/646949/74/15004953.html